Hans J. Wegner ( 1914-2007 ),丹麥四大巨匠之一,被認為是最具創意、最具創新和最多產的設計師之一。作為鞋匠的兒子,因父親製鞋而對木頭有濃厚興趣,並接受木匠訓練,進而進入工藝美術學校學習。
Wegner的設計融入了很強的北歐風情,延續傳統並大量採用國內擁有的木材,一改國際主義的機械冷漠,且多使用圓潤的轉角,給人安全感及親近感,在一生中創造了近500張椅子,有許多作品都被認為是傑作。但Wegner卻不喜歡將自己的家具命名,每張椅子都僅以編號標記,就像音樂神童莫札特也將自己的樂章以編號標記一樣。
1949年對Wegner來說是重要且關鍵的一年,在這年中Wegner的作品被美國紐約著名的室內設計雜誌 Interiors 以一篇介紹1949年丹麥匠師協會年展的丹麥家具設計專文刊登,被刊登上的作品有 The Round Chair ( The Chair ) 、Peacock Chair 及 3-legged shell chair。從此以後,丹麥的家具設計逐漸在國際上大放異彩。
#JH-501 | The Round Chair
因扶手優美的有機線條而得名,也被稱為「世界上最美麗的椅子」,基本造型和其他輪廓構件皆以流暢的弧線處理,完全沒有任何銳角。這件作品應該算是Wegner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,又被稱為<< The Chair>>,不僅是1960年甘迺迪和尼克森電視辯論時的御用椅,經常在國際場合上出現,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也把它拿來當餐椅。
#JH-503 | The Round Chair
推出JH-501後,Wegner因應丹麥部分地區以及之後拓展市場的濕度去做調整,原本的籐面坐面易造成凹陷,所以推出坐墊版本的JH-503,並使用了可分離的坐板框手法,讓坐墊和椅子本體分開製作,除了加速生產外,也增加了之後毀損更換的便利性。而Wegner在設計JH-501的原型時嘗試使用木釘接和的方式結合椅背和扶手,但這樣2塊木頭容易變形、扭轉。JH-503就改善了JH-501的榫接結構,將接和方式改為Z字型指接榫,這樣的方法讓每個部件相互牽制,簡單且沒有一絲多餘。
#JH-550 | Peacock Chair
在圈椅外,吸引Wegner的就是擁有細骨靠背的 Windsor Chair 溫莎椅,但Wegner認為傳統溫莎椅並不穩固,於是他在創造Peacock Chair時將靠背中段改成扁狀,不僅提供肩膀絕佳的舒適感,看上去也像是孔雀開屏般優美。
#CH-07 | 3-legged shell chair
在這個設計中Wegner將合板優點發揮到淋漓盡致,整張椅子僅由3個組件形成,因而得名「三角貝殼椅」。Wegner以蒸氣方式加壓,為木材彎出美麗的曲線。坐墊看上去就像微笑般淺淺彎起,有時也被稱為「微笑椅」。
#CH-24 | Wishbone Chair
從明代圈椅作為設計發想,輕盈、富有吸引力、舒適與Y字之稱背板是這件作品最大的特色,結合傳統工藝及簡潔線條,所以又稱「 Y Chair 」。儘管外觀簡單,卻仍然需經過100多個步驟完成。
Wegner認為創作就是不停「簡化」的過程,並將家具零組件簡到最基本的程度,因為「材料要用在需要的地方,不需要的部分就把它拿掉。」
看完Hans J. Wegner的作品後,不知道大家會如何形容?是不是和我一樣出現「簡單」、「俐落」、「樸質」等詞彙呢?
然而大師當初並沒有追求「簡潔」或「樸質」,只是單純想設計出一把好椅子而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