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違了部落格,有一段時間沒有更新了...
二房是近幾年建商不斷推行的物件,好幾年前跟建商開會,他們曾表示二房好做又好賣,也因此萬合未央多了很多二房的案件可以練習、設計,也有了一些心得。
久違了部落格,有一段時間沒有更新了...
二房是近幾年建商不斷推行的物件,好幾年前跟建商開會,他們曾表示二房好做又好賣,也因此萬合未央多了很多二房的案件可以練習、設計,也有了一些心得。
Hans J. Wegner ( 1914-2007 ),丹麥四大巨匠之一,被認為是最具創意、最具創新和最多產的設計師之一。作為鞋匠的兒子,因父親製鞋而對木頭有濃厚興趣,並接受木匠訓練,進而進入工藝美術學校學習。
Wegner的設計融入了很強的北歐風情,延續傳統並大量採用國內擁有的木材,一改國際主義的機械冷漠,且多使用圓潤的轉角,給人安全感及親近感,在一生中創造了近500張椅子,有許多作品都被認為是傑作。但Wegner卻不喜歡將自己的家具命名,每張椅子都僅以編號標記,就像音樂神童莫札特也將自己的樂章以編號標記一樣。
1949年對Wegner來說是重要且關鍵的一年,在這年中Wegner的作品被美國紐約著名的室內設計雜誌 Interiors 以一篇介紹1949年丹麥匠師協會年展的丹麥家具設計專文刊登,被刊登上的作品有 The Round Chair ( The Chair ) 、Peacock Chair 及 3-legged shell chair。從此以後,丹麥的家具設計逐漸在國際上大放異彩。
#JH-501 | The Round Chair
因扶手優美的有機線條而得名,也被稱為「世界上最美麗的椅子」,基本造型和其他輪廓構件皆以流暢的弧線處理,完全沒有任何銳角。這件作品應該算是Wegner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,又被稱為<< The Chair>>,不僅是1960年甘迺迪和尼克森電視辯論時的御用椅,經常在國際場合上出現,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也把它拿來當餐椅。
#JH-503 | The Round Chair
推出JH-501後,Wegner因應丹麥部分地區以及之後拓展市場的濕度去做調整,原本的籐面坐面易造成凹陷,所以推出坐墊版本的JH-503,並使用了可分離的坐板框手法,讓坐墊和椅子本體分開製作,除了加速生產外,也增加了之後毀損更換的便利性。而Wegner在設計JH-501的原型時嘗試使用木釘接和的方式結合椅背和扶手,但這樣2塊木頭容易變形、扭轉。JH-503就改善了JH-501的榫接結構,將接和方式改為Z字型指接榫,這樣的方法讓每個部件相互牽制,簡單且沒有一絲多餘。
#JH-550 | Peacock Chair
在圈椅外,吸引Wegner的就是擁有細骨靠背的 Windsor Chair 溫莎椅,但Wegner認為傳統溫莎椅並不穩固,於是他在創造Peacock Chair時將靠背中段改成扁狀,不僅提供肩膀絕佳的舒適感,看上去也像是孔雀開屏般優美。
#CH-07 | 3-legged shell chair
在這個設計中Wegner將合板優點發揮到淋漓盡致,整張椅子僅由3個組件形成,因而得名「三角貝殼椅」。Wegner以蒸氣方式加壓,為木材彎出美麗的曲線。坐墊看上去就像微笑般淺淺彎起,有時也被稱為「微笑椅」。
#CH-24 | Wishbone Chair
從明代圈椅作為設計發想,輕盈、富有吸引力、舒適與Y字之稱背板是這件作品最大的特色,結合傳統工藝及簡潔線條,所以又稱「 Y Chair 」。儘管外觀簡單,卻仍然需經過100多個步驟完成。
Wegner認為創作就是不停「簡化」的過程,並將家具零組件簡到最基本的程度,因為「材料要用在需要的地方,不需要的部分就把它拿掉。」
看完Hans J. Wegner的作品後,不知道大家會如何形容?是不是和我一樣出現「簡單」、「俐落」、「樸質」等詞彙呢?
然而大師當初並沒有追求「簡潔」或「樸質」,只是單純想設計出一把好椅子而已!
Case Data
坪 數:約32.3坪
設計風格:北歐
房屋類型:商業空間
空間格局:等候區、問診間、床位區、櫃台、廁所
主要建材:木作貼皮、油漆、玻璃
設 計 師:萬合未央室內設計有限公司 / 陳冠儒、邱淳平
□ 雲玖中醫診所
位於高雄市左營區,業主希望診所能有西方的簡潔時尚,又不失東方的傳統印象。
所以特別在櫃台後方保留「假藥櫃」,一方面保留中藥的味道,另一方面則有收納的功能。
一樓主要分為:問診間、櫃台及治療區,
一開始先是大量使用木皮色帶入,再加上油漆的跳色、玻璃的使用及燈光的挑選。
中西合併又不突兀的設計手法,營造「新舊結合」的氛圍。
二樓的部分是備用空間,沿用一樓大量木皮及燈光,讓樓層的整體性更高。
Case Data
坪 數:約19坪
設計風格:工業風
房屋類型:商業空間
空間格局:櫃檯區、辦公區、儲藏區
主要建材:木作貼皮、油漆、玻璃、壁紙、塑膠地板
設 計 師:萬合未央室內設計有限公司 / 陳冠儒、邱淳平
□ 夠酷比 GOKUBE
一個新創產業,共享電動自行車,在這個石油漸漸缺乏的時代,電動自行車也就漸漸成為趨勢,他們的第一間店在高雄,很高興能與他們合作。
入口的部分使用GOKUBE代表的白色、橘色做為開頭,
入口的櫃台則是使用白色,搭配黃光及金色的椅子,營造溫暖、明亮、歡迎客人的感覺。
中間是辦公空間,使用燈光來區分使用空間的不同,
最後則是保留給他們放置電池的倉庫區。
明天就是週休假期,與其待在家,不如出門走走,騎騎GOKUBE吧!
請持續關注萬合未央室內設計,不定期分享更新設計心得與作品!
喜歡我們朋友,到我們的FB按個讚吧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onderfulwayon
下週見 SEE YOU NEXT WEEK
萬合未央室內設計有限公司
萬合工務店
橋頭區站前街13號
未央室內設計
803 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11號3樓
T.07 521 2106
F.07 521 1802
wwd.khc@gmail.com
這個內、外都很奇特的藝術館,原本是廢棄的穀倉,建於 1921 年,由 42 跟混凝土管組成,用來分級及儲藏全國各地的玉米,總高約 57 米,在那時曾經是南半球最高的建築物。
在 2013 年時宣布耗資 3800 萬美元改造成博物館,並找來英國建築師 Tomas Heatherwick 重新規劃。
建築物可分為 2 部份:上半部為樓層分明的塔樓,作為酒店使用,是今天的 Silo 酒店;
下半部則由 42 根混凝土管道組成的非洲當代博物館 Zeitz MOCCA。
一般建築師都認為,下面的這 9 層樓高的混凝土管太過巨大,應該把這些柱子通通拆掉,
但 Tomas Heatherwick 認為應該要像考古學一樣地挖掘出展覽空間,並創造適合藝術展式又同時保留工業痕跡的空間。
於是透過設計,將柱子們變成串連畫室、展覽室和中庭的流動空間,在內部鑿出博物館的核心,開闢出環繞於中庭各展覽區的路徑
而在每個管道切割邊緣磨光,加上鏡面,和原本的混凝土形成對比,並在頂部裝上直徑 6m 的夾層玻璃,大量引入室外自然光線。
至於頂部塔樓,Heatherwick 大量運用了萬花筒般圖案的玻璃窗,從室外個角度看建築物本身,都能看見不規則的反射光芒,也就成為了一座照亮碼頭和街區的燈塔。
Thomas Heatherwick:「 在這個現存的結構中,有如此多的靈魂、性格和特質,所以相比把它擦除乾淨並創造新的東西,維護、保持它的這些方面顯得更加令人激動。」
看完,都感動地想去非洲走一趟了,那你呢?